找到相关内容80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天台通教之化法研究

    教大意》;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六。  22:唐玄奘译,《大般若经》;《大正藏》第七。  23:唐菩提流志译,《大宝积经》;《大正藏》第十一册。  24:唐湛然述,《止观大意》;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六。 ...经》;《大正藏》第一册。  2: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,《增壹阿含经》;《大正藏》第二。  3:姚秦鸠摩罗什译,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;《大正藏》第八。  4:姚秦鸠摩罗什译,《妙法莲华经》;《大正藏》...

    李宗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15255642.html
  • 唐宋变革中的道德至上倾向

    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》,载《金明馆丛稿二编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52页。  [21] 见《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》(ДX01064),载《俄藏敦煌文献》第七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...

    严耀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64056436.html
  • 中国佛寺志丛刊

    盘山志(上)  第五 盘山志(下)  第六 少林寺志  第七 洛阳伽蓝记合校 洛阳伽蓝记钩沉  第八 洛阳龙门志 洛阳龙门志续纂 麦积山石窟寺记 大同武州石窟寺记  第九 ...佛教史。     人们可以从中发掘出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、经济和佛教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发展[包括文学、绘画]与佛教的关系,各地民俗和佛教千丝万缕的联系。本书充分认识到了寺志的重要价值,全书共130,记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2961688.html
  • 随喜胡曹两居士对於佛堂仇杀案之辨明

    他非不用频频举,己遏应须渐渐除。奉报满朝朱紫贵,阎王不怕佩金鱼信。”今更录蔼益大师《毗尼事义要录》第七第三页《十戒门》:一不杀生。凡有命者,不得故杀,若自杀、教他杀、方便杀、咒杀、堕胎、破卵、与他...

    威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886347.html
  • 《唯心诀》解读

    》第四十八,九九三页。  [2] 《续藏经》第七,八四四页。《宗镜录》卷二十八。  [3] 对《华严经》“三界所有,唯是一心”一句,依五教广开“相见俱存”、“摄相归见”、“摄数归王”、“以末归本”...华严经探玄记》卷十三,《大正藏》第三十五,三四六页。澄观《华严经疏》卷四十,《大正藏》第三十五,八0六页。宗密《普贤行愿品疏钞》卷二,《续藏》第七,八四四页。《宗镜录》卷二十八。  [5] 宗密...

    程 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2741465.html
  • 知礼《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》研究(六)

    》,《卍续藏经》第七(台北:新文丰出版社)  [唐]沙门法藏撰:《大乘起信论义记》,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第四十四。   [唐]宗密:《普贤行愿品疏钞》,《卍续藏经》第三十三。  [唐]宗密:,《大...》,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第三十七。  [明]幽溪传灯:《生无生论》,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第四十七。  [明]智旭蕅益:《佛顶文句》《蕅益大师全集》第七(台北:佛教书局,1989年)  [明]智旭蕅益...

    吴聪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0042745.html
  •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(2)

    , 毛凌云主编,净土丛书,第七,民国七十年,再版),页五九。 但是, 印顺法师认为龙树在《大智度论》已提到:“菩萨有二种, 一者有慈悲心,多为众生;二者多集诸佛功德。 乐多集诸佛楞德者,至一乘清净...版),页六四~六六。  (注 92)、(注 93):释圣严,《明末佛教研究》,页二四一~ 二四二。  (注 94) 荒木见悟,“《西方合论》解题”,收在和刻影印近世汉籍丛刊,“思想”四编第七(京都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0846099.html
  • 《生活中的緣起》——学习缘起是佛弟子最重要的事

    另一本书中了,它可以很圆满地代替我所要写的序文,那本书即是《法音集》第七【译注一】。我再次修改,以便让读者更容易了解。  另外想要向各位介绍的是,《法音集》第二《依缘性》(...甚深   “日常用语”与“法的语言”   缘起的原则   【译注一】【法音集】第七为《深深了解佛法真义》(Osaretabbadhamma),《生活中的缘起》即是译自该书的第十一章,内容倾向对传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2651450.html
  • 生活中的緣起(1)

    第七【译注一】。我再次修改,以便让读者更容易了解。  另外想要向各位介绍的是,《法音集》第二《依缘性》(Idappaccayata)的内容对于要学习缘起(Paticcasamuppada)的人是...法音集】第七为《深深了解佛法真义》(Osaretabbadhamma),《生活中的缘起》即是译自该书的第十一章,内容倾向对传统缘起教法的批判,佛使比丘于此章中论说缘起并没有贯通三世,可在日常生活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0351521.html
  • 佛教的自我教育与生活实践

    第七,第十页下)卷四○三又说:“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,与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故,毕竟不起悭贪心、不起犯戒心、不起忿恚心、不起懈怠心、不起散乱心、不起恶慧心。”(《大正藏》第七,第十七页下)...豪宅等追求,而应视体质、经济、社会文化环境等状况而调适。   智者大师在《摩诃止观》中提及“二十五方便”的渊源,是“此五法三科出‘大论’,一种出‘禅经’,一是诸禅师立。”(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六,第...

    觉启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4353617.html